发布日期:2025-04-12 14:32 点击次数:124
对新网师英语研课的第八次预习作业,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艰难,一方面,虽然对项目化学习有所了解,但是那些都是散打,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系统的进行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储备;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层面,项目化学习几乎为一片空白,从来没有带领学生做过,而项目化学习确实就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新课标的教材中,让我很怀疑人生,幸好我现在担任的是初三的教学,还有一年半载的适应期,如果让我现在去教初一,我真的有些不知所措。
今天梳理项目化学习的理论部分,让我都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明天来亦步亦趋地课例实践吧。
项目化学习是新教材中的一个板块,对一线老师而言,也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新课型,但是它与传统的听说课、阅读课、读写课、语法课等有明显的不同,下面我将根据预习单和其他论文梳理出项目化学习的相关理论。
一、什么是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或是项目驱动的学习等,它起源于Deway(1938)的体验式学习理论(转引自杨明全,2021),强调“做中学”的理念。其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社会实用主义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教与学方式、教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项目化,指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而提出问题,并利用相关知识与信息资料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操作、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和分享项目成果(杨明全,2021)。
在论文《人教版高中英语项目板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中提到,项目化学习的特征如下:
1.参与者特征
项目化学习虽然主要参与者也是教师和学生,但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承认学习者学习风格、学习方法上的差异,鼓励合作学习,取长补短,认识每个人的价值。这表明项目化学习鼓励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开展要素
项目化学习实施需要关注三个要素,即明确性、结构性和匹配性。
(1)明确性:明确性指的是学习者需要清楚自己在项目学习活动中所能获得的能力提升,如语言、内容、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2)结构性:项目的开展要精心组织,教师在项目初期应为学生提供步骤指导等支持,明确项目的构建计划和准备工作。
(3)匹配性:项目活动内容要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关,且项目难度要与学生现有能力相关。如果项目过难,教师要提供相应的帮助或指导。
二、为什么要进行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对学生的各项素养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因为它要求学生基于整个项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展示过程、分析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深度的认知加工,建构知识经验,转变和发展已有的认识方式,形成关键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整合形成稳定的核心素养。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项目化学习为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提供了载体,也为劳动教育和学科渗透开辟了新的渠道。
根据多篇论文和自己的经验,尤其是与传统相比,项目化的提出有明显的优势,我认为进行项目化学习产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项目化学习将语言学习与实际情境结合,促使学生用英语完成真实任务。如进行调查、写报告、制作海报等,从而提升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多聚焦于单词、短语、语法,而写作也模版化,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倾向于哑巴英语,无法用英语正常交流,而项目化学习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项目化学习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应用转变。
2.激发学生的主题学习兴趣
传统的英语学习往往较为单一,项目化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合作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学英语,用英语”是英语学习的起点和最终归宿,而传统教学把英语当作一门学科来学习,把英语词汇、短语、语法等都当作知识点来学习,英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提升综合语言技能
项目化学习不仅仅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还涉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综合运用。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英语沟通、研究和展示,促进语言技能的全方位发展。而传统教学通常侧重于听说读写单项技能的训练,课堂上强调的是语法、词汇和考试技巧的学习,学生的语言技能往往较为孤立。项目化学习通过在实际任务中运用语言,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将英语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使用。
4.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项目任务,学生需要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英语进行表达和讨论。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记忆和灌输,学生通常只需应付考试,较少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5.提供真实反馈
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同学以及外部专家的反馈来改进自己的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传统教学中,英语学习大多数局限于课堂,学生的语言学习场景较为封闭,缺乏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导致学生难以看到学习的实际价值。
6.鼓励跨学科的学习
项目化学习往往涉及多学科的知识。英语学习者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如在历史、科技、艺术等领域的英语应用。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
7.促进评估的转变
项目化学习的评估不仅仅看学生的最终成果,还看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创意、合作能力、反思与自我改进等。另外,项目化学习的评价对象多样化,包括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估方式,这样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传统教学的评估通常通过考试来进行,重视结果(如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升。
三、如何进行项目化学习?
不同的学者对项目化学习开展的教学步骤不尽相同。
高艳(2010)在实行项目化学习教学时总共将其分为六个步骤:选定项目、制订计划、实施项目、总结成果、交流成果和评价项目。
黄明燕、赵建华(2014)将项目学习的实施过程分为三部分:项目学习活动前的准备、项目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与管理、项目实施后的评价与反思。
胡莹芳(2017)在实施高中英语项目活动中将其划分为四个步骤:确立项目目标、制订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计划和进行项目评价。
董淑均、王雯(2024)将项目化教学步骤整合为课前准备、课堂共建、课后实施以及课堂反馈。
而预习单中提出:实施项目化学习的步骤可以包括:
1.设计项目:制定一个明确的项目主题,确定项目的目标、学习任务和项目形式,例如设计海报、制作视频或写文章等。
2.确定团队: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包含3-4名学生,不超过5人,并确保每组有一个明确的组长负责协调工作。
3.确定角色:为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角色,确保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4.提供资源支持:提供足够的课程、材料和技术支持给学生,同时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和利用资源。
5.评估过程和结果: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被公平评估,同时评估项目的整体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收获。
6.结束和反思:项目结束后,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项目的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分享经验和感受,以便未来改进和优化项目。
而李威峰在《初中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定义、内涵和实施路径》里提到项目化学习的步骤如下:
1.基于课标、教材、学情选择学习项目
2.依据学情凝练驱动性问题
3.围绕驱动性问题设计目标任务和成果形式
4.根据目标任务拟定评价量表
5.体现学用英语规划项目活动
6.平衡学习活动过程中教与学作用
通过梳理不同学者对项目化学习教学步骤的梳理,我个人倾向于李威峰的观点。我的课例也将按照这样的路径进行操作。
(未完待续)
图片
END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